10月18日,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確認了其正參與競購跨國醫藥分銷巨頭康德樂的中國業務,并已發出第二輪報價。此前,國藥、華潤醫藥參與到第一輪競購,而現在,藥企中只剩上海醫藥對康德樂依然興趣十足。
對于康德樂這個醫藥流通巨頭,上海醫藥似乎“志在必得”,并稱將基于對康德樂中國未來業務發展的全面評估,確定下一步競標安排。其目標是為擴大分銷優勢、加快全國布局等。
有專家表示,康德樂此前在中國收購的多為醫藥批發企業,對醫院依賴性很高,“兩票制”實施后,藥品流通環節大幅壓縮,康德樂在多地落選后,出售中國業務并不意外。
競購康德樂為加快全國布局
上海醫藥在公告中稱,公司已于今年7月21日、9月15日分別向康德樂提交第一輪和第二輪報價。截至公告日,該項目仍處于非排他性競爭階段,公司是否能夠競得該項目尚存在不確定性,因涉及商業秘密和競購程序的保密要求,故包括競價金額在內的競標條款、康德樂中國具體運營及財務狀況等信息尚無法披露。
據媒體報道,此前華潤醫藥、國藥、上海醫藥均參與競標。目前,藥企中僅剩下上海醫藥仍在參與競標。對于競購的目的,上海醫藥認為,康德樂中國是規模領先、特色顯著、優勢鮮明的投資標的,符合上海醫藥進一步擴大分銷優勢、加快全國布局、提升服務內涵的戰略目標。
康德樂是美國醫藥流通行業三巨頭之一,其中國業務包括藥品分銷、醫療器械分銷、醫院直銷、特質藥、特質藥房與商業技術五個板塊。康德樂中國擁有14個直銷公司、17個分銷運營中心,分銷商網絡覆蓋322座城市,服務近11000家醫療機構等下游客戶,同時擁有30家DTP藥房(制藥企業將其產品直接授權給藥房做經銷代理,省去代理商)。根據商務部公布的《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6)》顯示,康德樂中國業務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人民幣254億元,位居全國第八。
今年7月,康德樂曾發表聲明稱,為實現康德樂中國在產品和服務分銷業務方面的發展潛力,公司正在探索其他的戰略可能性。據彭博社報道,交易知情人士透露,私募股權公司方源資本和上海醫藥已進行了第二輪投標,價格預計為10億美元。
競購可能改變國內藥品流通行業格局
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分析稱,康德樂中國在招投標和配送商業上并無太大優勢,其主要優勢在專科與連鎖藥房方面。相對于國藥與華潤醫藥來說,上海醫藥在連鎖藥房上較弱。若能夠成功競購康德樂中國,將顯著提升上海醫藥在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的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并擴大公司在全國進口產品代理、專業第三方醫藥物流、DTP專業藥房、醫療器械分銷等多個關鍵細分領域的領先優勢,實現可觀的協同效應。
商務部發布的《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國藥控股母公司)、華潤醫藥商業和上海醫藥為百強前三名,主營業務營收分別約為2988億元、1146億元和1138億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此次康德樂中國業務出售的投資顧問拉扎德公司與上海醫藥合作由來已久,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也未參與第二輪競購,但上海醫藥也不能高枕無憂。方源資本、華平投資在較早時就介入了康德樂競購,太盟投資集團也表示了參與投資的意向。這些資本實力雄厚,為此次競購增添不少變數。
專家稱,如果上海醫藥成功收購康德樂中國業務,其在體量上將超越華潤醫藥,國內藥品流通的行業格局也將產生微妙變化。不過,華潤醫藥在股權投資方面近期也有大動作,華潤醫藥10月25日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華潤醫藥(汕頭)與其他有意合伙人,包括漢威華酉、漢威華德、華潤三九和華潤雙鶴,擬共同投資25億元成立基金。該基金將主要從事中國醫藥行業企業股權投資。
巨頭相繼布局醫藥流通領域
隨著“兩票制”的實施,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使得原來復雜的醫藥流通領域得到簡化。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鼓勵整合藥品倉儲和運輸資源,實現多倉協同,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跨區域配送,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中小型企業為補充的城鄉藥品流通網絡。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兩票制最明顯和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藥品流通領域,壓縮了藥品流通環節,以批發調撥為主的配送商和部分非規范企業將會被淘汰,大幅提升行業集中度。
上海醫藥競購康德樂的同時,包括阿里、京東、順豐等在內的巨頭也紛紛布局藥品流通領域。
今年6月,阿里健康出資2000萬,完成對杭州禮和醫藥的全資控股。禮和醫藥在2016年3月更名前為貝達藥業子公司貝達醫藥銷售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藥品批發、零售等,并配套4000平方米的現代化醫藥倉儲物流。
今年8月,京東物流醫藥云倉、醫藥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亮相,與國藥集團、紅運堂、華濰藥業、福康藥業等8家醫藥流通企業簽署協議,開展全面合作。
此外,順豐控股在醫藥物流業務板塊已擁有數座醫藥冷庫、多條醫藥干線,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菜鳥網絡則將醫藥倉儲納入全國物流體系一部分……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過渡政策,兩票制最直接的影響是在醫藥流通領域,行業集中度將明顯提升,至于對整個行業更深刻的影響,還有賴于兩票制之外的其他政策,如醫保、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