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21日,石家莊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運轉。在石藥集團創辦的企業報上這樣介紹:石藥集團由市一藥及所屬企業、河藥及所屬企業、二藥及所屬企業、四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組成。“強強聯合”所帶來的“裂變”效應,讓石家莊的制藥規模與品質上了新臺階。
楊長順和同事在石家莊第一制藥廠的合影,定格在1985年。32年后,當76歲的楊長順再次來到當年的大門前時,“石藥”品牌已經成為中國制藥行業的一張名片。城市的發展,與扎根在這里的企業共同成長,一代代制藥人在不斷書寫新的傳奇。
1985年的夏天,楊長順和同事劉建東在石家莊第一制藥廠的門前合影。當時,楊長順在藥廠負責宣傳工作。清華大學畢業的劉建東,則是一名優秀的計量工程師。兩個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那個時候,在藥廠工作的人中不乏全國重點大學畢業的優秀人才。北大、清華的高材生,說起來讓人崇拜,而在制藥企業,他可能就是你的鄰桌同事。
當時,藥廠正門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工程,因此大門處于關閉狀態,員工多是走東門。不過,正門前懸掛的牌子,還是讓他們選擇在正門合影。風華正茂的年紀,亦如正蓬勃發展的制藥企業。
1968年,從部隊轉業的楊長順來到藥廠,作為一直從事宣傳工作的他,對于石家莊第一制藥廠的歷史了解得非常清楚,他曾經編輯過廠史。這些史料,為今天的石藥增加了厚重的底蘊。
抗日烽火中誕生
石家莊第一制藥廠的歷史源頭,要前推到抗日戰爭期間的1938年。其前身為當年5月創建于河北省任丘縣李各莊村的“冀中軍區衛生材料廠”(后改為冀中軍區制藥廠)和當年7月創建于河北省唐縣花盆村的“晉察冀軍區衛生材料廠”(后改為晉察冀軍區伯華制藥廠)。1943年,兩家合并而后發展壯大,并輾轉于河間、饒陽、安平、阜平等地,后來在1948年春天,廠區搬遷到獲鹿縣城合并,廠名為“華北軍區衛生材料廠”。
1949年7月,該廠遷至石家莊市,經過石家莊制藥廠、華北制藥廠一分廠、石家莊制藥總廠等廠名變更,于1982年3月定名為“石家莊市第一制藥廠”。
藥廠在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之后,迅速發展,主要生產消炎痛、咖啡因、維生素丙等原料藥和化工原料二十多種,各種制劑近二百種。
楊長順回憶說,當時產品除了供應國內需求之外,就已經遠銷美國、芬蘭、日本、印度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抓緊發展生產,各辦公地燈火通明,廠房內一片繁忙景象。”
改革開放的大潮不僅繁榮了制藥企業,石家莊多家企業也迎來了發展期。就在兩個人合影的1985年,石家莊市舉辦的秋季商品交易會,簽訂購銷合同4100多份,成交金額6950萬元,本市企業成交額達1400多萬元;同年,國家“七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石家莊市上安火力發電站第一期工程由中外合資籌建;還是那一年,石家莊市紡織系統28家企業簽訂廠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滾動承包責任制、目標利潤承包責任制、利稅包干責任制……
“強強聯合”做大企業規模
時間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期,石家莊制藥行業迎來“強強聯合”的發展階段。1997年8月21日,石家莊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運轉。在石藥集團創辦的企業報上這樣介紹:石藥集團由市一藥及所屬企業、河藥及所屬企業、二藥及所屬企業、四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組成。“強強聯合”所帶來的“裂變”效應,讓石家莊的制藥規模與品質上了新臺階。
作為一代制藥人,退休之后的楊長順在2017年再次回到當年照片的拍攝地點:原來廠區的大門,現在這里已是中山路南側聳立的辦公大樓,成為石家莊新的地標性建筑。當年合影的同事遠調廣東多年,想必也已退休。“石家莊的制藥產業生生不息,如今發展很強,將來還會更強。”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