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活力,聯動包容提升質量
目前國內制藥機械生產技術水平基本上處于仿制、改進及組合階段,沒有達到創新或超過世界同類產品的水平。當下,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制藥設備產業已實現綜合自動化水平,反觀國內,制藥機械生產水平參差不齊,還未能實現自動化水平。此外,藥品生產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藥品生產的安全和操作安全等問題長期制約著制藥行業的創新發展。種種現狀表明,我國制藥設備的質量問題令人堪憂,技術創新迫在眉睫。
現狀1:技術創新水平有待提高
耐久性差、配套設備缺乏、同質化嚴重等方面顯示出其技術能力的薄弱。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企業生存以利潤為代價,競爭以模仿為主,產品重復開發嚴重;融資渠道不暢、自由資金不足正嚴重;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都不具備優勢,嚴重制約企業的技術創新。
如何應對:提高技術生產成本。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外制藥裝備技術的交流日益頻繁。國內企業大可借鑒國藥龍立的做法,從“模仿之路”學起,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整合自身資源,以實現產業升級。加大研發力度,形成創新激勵機制,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搭建技術創新的硬件平臺;為了提升在制藥裝備技術研發的實力和速度,企業間加大技術合作與共享。
現狀2:行業結構性矛盾問題比較突出
國內制藥機械企業“小而散”,缺乏國際龍頭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導致利潤低下。產品利潤低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對企業、行業的技術進步健康發展極其不利,更有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低檔配置,呈現了不能確保整機質量和售后服務差等弊端,給我我國制藥設備的國際信譽造成損害。
如何應對:洗牌重組,改善“多小散”的現狀。
通過兼并重組,減少一些規模小、產品質量無優勢和保障的企業,提高產品集中度,針對行業間低價低水平競爭等現狀做出戰略調整,加快產業升級。制藥企業GMP認證結束后,國內制藥裝備企業普遍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形勢,國內廠商分化現象日益明顯。未來幾年內,國內制藥裝備企業的合并、重組將有增無減。
現狀3:復合型人才缺乏
制藥機械設備是一個特殊的專業,融制藥工藝、生物技術、化工機械、機械及制造工藝、聲學、光學、自動化控制、計算機運用等專業于一體。縱觀我國制藥設備產業現狀,從事于制藥機械設備研發的人員能熟練兼顧其中兩三個專業的人寥寥無幾,而單一專業人才難以在研發構思中注入這些專業元素。
如何應對:重視復合型人才的開發。
為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加快發展相關支持性產業的技術含量,重視復合型制藥機械專業人才的培育,是實現提高自主研發能力與實力的必然前提。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制藥機械生產大國,在壓片機、水針機、凍干機等技術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當下,國內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給制藥機械行業帶來優越的發展契機,但整體上與國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進入制藥強國之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